常有准妈妈会问,“医生,我听人说在腰部打麻药,以后腰会疼,是真的吗?”在门诊,也常有产后妈妈因为腰痛来就诊,总免不了对腰痛原因的质疑,“我生了宝宝后腰痛的厉害,是不是因为我打了麻醉?”类似以上的疑问令不少产妇特别是二胎的妈妈在决定要不要使用术后镇痛泵时犹豫不决,部分人会觉得产后的腰疼是跟第一次剖宫产打麻醉和术后镇痛有关系。但是这种自以为的想法并没有科学依据,产后腰痛的“锅”也不该由麻醉来背。那么,产后腰痛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硬膜外分娩镇痛(无痛分娩)的麻醉与剖宫产麻醉一样都是在腰背部穿刺进针,因此大家自然而然地都会觉得产后腰痛与分娩时使用了麻醉有关。研究人员比较了没有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和使用了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的腰痛发生率,结果完全否定了腰痛与硬膜外镇痛有关的假设。产后腰痛与剖宫产关系并不密切,其发生率与顺产一致。多数产后腰痛与怀孕分娩时期的生理特点相关。女性怀孕时,腹部突出,很多女性的腰椎曲度会加大,也就是往前挺腰,这会造成腰椎与骶椎夹角变大。当这个夹角超过正常的40度时,为了保持第5腰椎稳定不向前滑脱,腰部肌肉韧带就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时间一长,就会造成腰肌和韧带的慢性劳损,进而产生疼痛感。
大多数社会因素剖宫产均选择在子宫下段尚未完全形成、无规律宫缩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其腰痛的发生可能与这类人群分娩时子宫下段形成差于顺产和有手术指针剖宫产有关。同时选择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孕妇及家庭还可能对自然分娩有畏惧情绪,产后强调传统的静养休息,缺乏对腰部肌肉的锻炼,影响其恢复从而增加产后腰痛的发生。女性在生产后,子宫和盆骨组织,便很难再恢复到产前的状态,如果再加上坐月子期间恶露没有排尽,很可能就会导致淤血积累在骨盆,也会引发腰部的疼痛。另外还有一些是因为,产妇在月子期间活动量较少,又着重补充营养,体重增加导致腰部负担加重。
产后腰痛虽说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会影响到妈妈们正常的生活工作,所以还是需要重视起来。
产后腰痛的防治措施
措施一:推拿、康复体操缓解产后腰痛
产后多活动,常做伸展、转腰等动作以缓解腰部肌肉疲劳。也可做腰部的按摩和康复体操,促进腰部血液流动,缓解腰部疼痛。
措施二:产后避免经常弯腰及久站久坐
避免俯身弯腰干重活,例如扫地、拖地、取重物等。另外还要注意,经常久站、久坐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都可导致腰肌劳损,诱发腰痛。合适、正确的哺乳姿势也能让新妈妈避免腰部不舒服造成的腰肌劳损。如果喂奶时间较长,新妈妈可用枕头垫高宝宝,取舒适体位,减轻腰部的负担。
措施三:合理补钙
调查发现我国孕妇到了孕晚期几乎都有缺钙的问题,哺乳期缺钙更成为了引起产后骨质疏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应多吃钙质丰富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海产品、虾仁等,或直接补充钙片,避免骨质疏松而引起腰痛。
措施四:生活中注意防护腰部
产后保持充分睡眠,经常更换卧床姿势,不要过早跑步、走远路;注意劳逸结合,无法避免久站时,交替性让一条腿的膝盖略微弯曲,让腰部得到休息。